为助力乡村振兴,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畜牧兽医学院于7月3日至7日奔赴保山隆阳、腾冲等地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团队由6名带队老师及36名同学组成,他们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与技术服务,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开启一场扎根乡土、赋能畜牧的实践之旅。
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组成员有王喆、许茜、海康妍、浩佳蓉、杨勇娟、陶永泽,他们在罗勇老师的带领下到金鸡起义遗址瞻仰碑身、聆听金鸡起义历史。随后,老党员带领预备党员,在碑前庄严宣读入党誓词,以誓言传承红色精神,筑牢信仰根基 。同时爱国主义教育队赴腾冲国殇墓园,瞻仰英烈名录,聆听滇西抗战史,在肃穆中感悟忠魂壮举,传承不屈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队一
爱国主义教育队二
爱国主义教育队三
本组的成员有李金峰、肖冉、杨邵俊、张客丽、张婷媛,他们在宁芷君老师的带领下,在保山芒宽镇,以情景剧《医保风波》演绎村民从拒缴医保到因医保受益的故事,用通俗方式让乡亲们明白医保的重要性,让惠民政策走进心间。同时以生动易懂的形式向老乡积极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队
本组的成员有余星仪、邓良贤、袁杰、蔡欣芸、李天龙,他们在马燕茹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芒宽少数民族移民安置点,与少数民族孩子们共绘民族团结主题画,并送上书包和文具。队员们学跳民族舞蹈、学说傈僳语,还深入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后少数民族老乡的新生活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在互动中拉近距离,用行动践行民族团结,让温暖与知识在村寨绽放。
民族团结实践队一
民族团结实践队二
民族团结实践队三
民族团结实践队四
民族团结实践队五
本组的成员有杨景芮、孙倩、刘杰、张文佳、韩贵华,他们在程月老师带领下,到保山市隆阳区,调研永子、土陶和甲马等非遗文化。队员们拜访传承人,看土陶制作过程,了解永子的做法和相关文化,亲自体验甲马拓印,记录非遗传承的情况。这次调研收集了不少资料,也让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非遗技艺传承队一
非遗技艺传承队二
非遗技艺传承队三
非遗技艺传承队四
本组的成员有毕剑英、李志媛、李建红、禹炘彤、赵元福,他们在何家乐老师带领下,来到保山隆阳芒宽村,走进村民家中,与农户交流养殖知识,认真听取他们的养殖经验,同时收集老乡们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自己所学知识、请教老师为养殖户排忧解难。随后,团队成员给农户分发了兽药,这次活动既让同学们从教室走进农户,接触到了实践经验,也为农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基层群众服务队一
基层群众服务队二
本组的成员有李书贵、朱奕函、苏兴勇、杨曦瑜、杨艳云,他们在隋敏敏老师带领下,先后来到保山芒宽和腾冲,队员们走进农户家、养殖场,为畜禽采血采样。大家分工协作,规范操作,仔细记录样本信息。这些样本将用于动物疫病监测等研究,助力科学养殖。此次实践既锻炼了牧医之子的专业技能,也为保山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促进乡村振兴一队一
促进乡村振兴一队二
本组的成员有邓冉帆、李书文、陈一武、郑吉、罗杰,他们在何家乐老师带领下,到保山潞江坝咖啡庄园开展调研。师生们参观了咖啡制作全过程,认真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从咖啡种植、采摘、加工、烘焙到最终冲泡咖啡的各个环节,对当地咖啡产业有了清晰认识,也感受到了保山小粒咖啡这一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促进乡村振兴二队一
促进乡村振兴二队二
2025年畜牧兽医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师生深入乡村,在疫病监测、养殖知识科普、特色产业调研、非遗技艺传承、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成果显著,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对学生而言,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增强了牧医之子们扎根农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畜牧兽医学院/文:李建红/图:余星仪、海康妍/一审:马燕茹、二审:保志鹏、三审:钱林东/一校:马燕茹、二校:保志鹏、三校:钱林东/责任编辑:马燕茹)